您的当前位置:鼻咽囊肿 > 患病病因 > 和济医疗影像科特色诊疗综
和济医疗影像科特色诊疗综
什么是介入治疗?
它是在影像检查及诊断基础上,利用穿刺、导丝、导管等技术,在影像设备监视下,对疾病进行检查或治疗,或获取病理学、组织学、细胞学、细菌学、生化或生理等资料对病变进行定性,是检查和诊断相结合的一门技术。涉及人体消化、呼吸、心血管、神经、泌尿、骨骼等几乎所有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。目前已成为继内科、外科之后的第三大学科。使许多疾病可通过微创的介入技术得以诊断和治疗,已经得到了医学界和患者的广泛认可,并随着临床医学与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而日益发展壮大。
介入治疗的优点:1、创伤小、安全性高:无需开刀,经皮肤穿刺、插管即可完成诊断和治疗。
2、疗效高:对于不适合内外科治疗的疾病,如各种中晚期恶性肿瘤等,其疗效优于传统治疗。
3、定位准确:在影像设备引导下,穿刺插管直达病变区盲目性小、准确性高。
4、并发症少:采用微创技术,对病人创伤小、并发症少于传统治疗手段。
5、可与内、外科配合对疾病综合治疗:如肿瘤术前栓塞,可减少术中出血,提高肿瘤切除率,减少转移及并发症的发生,而且对于不能手术的肿瘤患者,术前介入治疗可获得第二次手术的机会。
6、术后栓塞或灌注化疗可清除癌细胞以及有利于止痛等。
7、适应症广、可重复性强:一次治疗不彻底或肿瘤复发时可经同样的途径重复多次治疗。
8、治疗后患者恢复快,住院周期短,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,控制病情发展,减轻患者症状,提高生活质量、延长生存期。
综合介入临床应用范畴1、神经系统疾病:脑膜瘤、鼻咽部纤维血管瘤、脊髓血管畸形(动静脉瘘)。
2、呼吸系统疾病:肺癌、大咯血、气管—支气管良性狭窄、肺动静脉畸形、肺段隔离症。
3、消化系统疾病:阻塞型黄疸(PTCD)、肝癌、食管癌、胃癌、贲门癌、胰腺癌、结直肠癌、肝血管瘤、肝囊肿、肝脓肿、肝硬化伴腹水及门静脉高压(TIPS)、巨脾及脾功能亢进、上消化道大出血、脾脏脓肿、外科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。
4、泌尿生殖系统疾病:子宫肌瘤、子宫腺肌症、子宫功能性出血、产后大出血、肾癌、膀胱癌、宫颈癌、子宫内膜癌、子宫体癌,盆腔囊肿、肾脏囊肿。
5、骨骼系统疾病:椎体转移性肿瘤、椎体压缩性改变、椎体血管瘤、骨肉瘤。
6、周围血管疾病:全身周围血管DSA造影检查、动脉硬化狭窄性病变、导管取栓或置管溶栓,布加综合征,髂静脉阻塞,周围血管动静脉瘘、血管畸形等。
7、各种原因大出血的介入治疗。
8、下腔静脉滤器置入: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致死性肺栓塞。
影像科科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