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文章

推荐文章

热门文章

您的当前位置:鼻咽囊肿 > 临床体现 > 大灾之后有大疫洪流退去,更要小心这3种

大灾之后有大疫洪流退去,更要小心这3种



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 http://pf.39.net/bjzkbdfyy/140123/4331581.html

年的上半年,是多灾多难的。

从澳洲大火到蝗灾在全球蔓延,从美国新型流感到新冠

最近1个多月,我国进入汛期以来,多地出现了洪涝灾害,截止至7月中旬,水利部表示:已有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!

No.1

各地洪灾后会所得疾病

先来看一张图

各地在洪灾过后,会造成多种疾病的流行。洪灾的医学救援中药品保障是实施救治的物质基础,若能在灾害发生前预知灾后常见疾病,并根据疾病种类进行相应的药品准备及保障,对医学救援的成功,会起到极大的促进意义。

No.2

洪灾后的具体疾病有哪些?

洪灾过后的疫爆发原因相对来说比较的复杂,常见的有消化系统疾病、呼吸系统疾病和各种皮肤病等。

消化系统疾病

1.甲肝

甲肝为甲型肝炎病毒(HAV)感染引起的较常见的肠道传染病,临床上表现为起病急,有畏寒、发热、腹痛、腹泻、消化不良、食欲减退、恶心、疲乏、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等。初起时往往误认为感冒,容易被人忽视,延误病情,继而引起暴发或散发流行。其流行途径主要是粪-口传播,食入被HAV污染的水和食物是甲肝爆发流行的最主要传播方式。

因甲肝为自限性疾病,医院进行隔离治疗,愈后良好,能完全治愈,无慢性化,无需进行特殊的药物治疗。

2.痢疾

痢疾是一种以大便次数增多、腹痛、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为主症的肠道传染病,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状。主要通过食物及水进行传播。三代头孢仍是临床治疗痢疾感染的首选药物。

3.伤寒

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,临床表现为持续高热、腹痛、腹泻、肝脾肿大等,严重者可出现肠出血、肠穿孔等并发症。传播途径主要为消化道传播。治疗以喹诺酮类为首选药物。

4.霍乱

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,可经水、食物、苍蝇及日常生活接触传播,但水型传播是其最主要的传播途径。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、腹痛、恶心呕吐及黄色稀水样便。临床治疗应进行严格隔离,及时补液,维持水电解质平衡,辅以抗菌和对症治疗。

呼吸系统疾病

1.流脑

流脑全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,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所致的化脓性脑膜炎。其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咳嗽、打喷嚏、说话等飞沫直接经空气传播,进入呼吸道而引起感染。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、头痛、恶心呕吐、皮肤瘀斑瘀点等。

2.麻疹

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以发热、上呼吸道感染、结膜炎、口腔麻疹粘膜斑(柯氏斑)、全身斑丘疹及疹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临床特征。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,其眼结膜分泌物、鼻、口、咽、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,通过讲话、咳嗽、喷嚏,病毒可藉空气飞沫散布到周围空气中,经鼻咽部或眼结合膜侵入易感者而导致感染。

3.流感

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。其特征非常典型,一发病即出现高烧,并伴有肌肉酸痛、头痛、咽痛等症状,并可能导致病毒性肺炎、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,流感严重时,可致人昏迷、抽搐甚至死亡,故其危害性较大。

皮肤病

1.变态反应性皮肤病

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又称过敏性皮肤病,是由变态反应引起的一组炎症性皮肤病。其临床表现为:皮肤瘙痒后出现风团,亦可见皮炎、湿疹样表现,及皮肤红肿、丘疹、糜烂、结痂等。

2.细菌感染性皮肤病

细菌感染性皮肤病,是由细菌感染皮肤所致。临床可表现为斑(片)、丘疹、丘疱疹、水疱和大疱、囊肿、结节、肿块等原发性损害,也可表现为脱屑、糜烂、溃疡等继发性损害。常见有脓包疮、毛囊炎、疖、痈、丹毒和蜂窝组织炎及中毒性休克等。

No.3

洪灾后传染病的特点总结

1.肠道传染病为灾后早期常见首发病,病情来势猛、传播快、发病率高。

2.同一灾区,各种传染病可先后出现,并与传染病的潜伏期、流行特点及流行时间有关。

3.洪灾时传染病可以波及到所有易感人群,无性别及年龄的差异。

4.洪灾的不同阶段,发生不同的传染病。

参考文献

1.吴才林,叶常青,李全岳,等.参加特大旱灾医学救援的几点启示\[J\].人民军医,,53(10):.

2.陈伟,曾光.洪涝灾害与传染病流行\[J\].中国公共卫生,,19(8):.

3.蔡清宇,张沂,樊春艳,等.洪水灾害常见疾病及用药情况[J].中国卫生产业,年26期.

编辑:lll

觉得有用,点个「在看」鼓励一下!预览时标签不可点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kqlpb.com/lctx/1094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