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鼻咽囊肿 > 临床体现 > EB病毒感染就是鼻咽癌吗
EB病毒感染就是鼻咽癌吗
人们健康意识高了,现在很多单位至少每年有一次体检,借此了解各自身体的健康状况,达到有病治病,无病防病的作用。但是,有时人们看到体检报告时会产生一些困惑。比如VCA-IgA阳性,结果是说明这个人有EB病毒感染。而且体医院专科作进一步的检查。那么EB病毒感染意味着什么呢?是鼻咽癌吗?
首先了解一下EB病毒
EB病毒(Epstein-Barrvirus,EBV)是年被发现的DNA病毒,属人类疱疹病毒4型,人群感染EB病毒的概率极高,达9O%~%。EBV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RC)归为Ⅰ类致癌物质,并且与鼻咽癌有直接联系。EBV可与人类多种疾病相关。EBV可以导致鼻咽上皮永生化,并使其进一步恶变。
EB病毒的抗原性可大致分为两类
病毒增殖感染相关抗原
(1)EBV早期抗原(EBVEarlyantigen,EA);
(2)EBV壳抗原(EBViralcapsuidantigen,VCA;
(3)EBV膜抗原(EBMembraneantigen,MA)。
其中,EA出现是EBV活跃增殖的标志,而VCA和MA属于EBV的结构抗原。
病毒潜伏感染时表达的抗原
EBV核抗原(Epstein-Barrvirusnuclearantigen,EBNA),包括EBNA1,EBNA2,EBNA3和主导蛋白(leaderprotein,LP)。
?
EB病毒的感染情况
1、在全世界范围内,大部分人在儿童时期感染EBV,但少部分人在成年后才患有鼻咽癌;EBV致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。几乎世界各地所有鼻咽癌患者的癌组织中,均可检出EB病毒的DNA(EBVDNA)和EB病毒特异性抗体。表明感染EBV与发生鼻咽癌有关系。
2、有研究报导在健康人群体检中,EBVCA-IgA、EBEA-IgA阳性率2.07-3.6%。
3、EB病毒VCA-IgA抗体可出现于鼻咽癌确诊前10~61个月,通过检测VCA-IgA有助于及早发现鼻咽癌。EA-IgA对诊断鼻咽癌有较高的特异性,目前在临床筛查中多与VCA-IgA配合使用。
EB病毒感染的致病机理
EBV可以在有免疫力的机体内通过相关的免疫逃避作用机制而长期潜伏。在机体内,EBV感染的化学致癌物质可以增强EBV的激活,同时可导致鼻咽癌患者的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并且发生肿瘤。EBV感染、化学致癌物质和两者相互作用,在鼻咽癌的发展中可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
现在认为有3个最主要的因素参与鼻咽癌的发生过程:
(1)遗传因素,如不正常的人类白细胞抗原(humanleucocyteantigen,HLA)基因;
(2)病毒因素,如EB病毒早期和反复感染;
(3)环境因素,如咸鱼饮食,吸入大量烟尘等,在NPC患者的环境因素中消费腌制食品,尤其是中国咸鱼,一直伴随始终与风险增加。体外实验表明,香烟烟雾提取物促进EBV复制,吸烟不仅可以增加个人鼻咽癌(NPC)的患病率而且可以在健康男性的血清中参与EBV的激活。
如何看待体检报告中的EB病毒感染
EB病毒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,珠江三角洲是鼻咽癌的高发区。所以体检时会有EB病毒的检测项目。但EBV不是鼻咽癌发生发展的唯一因素。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因素、病毒因素和环境因素相关。
所以,体检发现EB病毒感染不代表就是鼻咽癌。但是,有EB病毒感染一定要检查鼻咽部,特别是回吸涕血,有耳闷塞感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