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鼻咽囊肿 > 治疗医院 > 赵智强教授治疗鼻咽癌效案一例
赵智强教授治疗鼻咽癌效案一例
赵智强教授的门诊,积累了不少肿瘤病人,效果大都满意,我也不只一次的思考,如此重病,赵师取效的关键是什么,我想,一方面,赵师倡导“癌毒”理论,用于指导临床治疗,赵师常常告诫我们,要抓主要矛盾,对癌症患者,抗癌解毒是主要的,其他小问题能兼顾则兼顾,主要矛盾不能丢,不要治来治去,忘了自己在干什么;另一方面,赵师善于从纷繁杂乱的信息中,去伪存真,准确抓住核心病机。同时,赵师又强调癌病是消耗性疾病强,患者的胃口、体重非常重要。赵师对我们讲,如果到了不能吃饭的地步,什么都可以不管,要先把患者胃口提起来,这大概就是“一分胃气,一分生机”的道理了。正因为赵师总能灵活变通,审时度势的对待客观病情,所以患者病情往往能得到良好控制,长期延缓,对防复发、防转移,减轻病痛、保证较高的生活质量有良好的帮助。
近日研读赵老师医案一则,启发颇大,现分享给大家。
杜某某,女,59岁,年10月15日初诊。一年前发现鼻咽癌,多次行放化疗等保守治疗。刻感:手足麻木,咽干,吞咽困难,唾液匮乏,夜尿稍频,饮食乏味,有糖尿病史,目前血糖控制尚可,睡眠、大便尚可。苔薄黄,舌质稍暗,脉细弦。
编者按:读者中肯定不乏高手,不妨自己先进行辨证。
小编水平有限,感觉本案症状颇为零散,较难抓住病机。如“手足麻木”,气血亏虚,痰瘀阻滞脉络,腰颈部筋膜不利、脊椎退行病变以致气血不能旁达四肢末端,也可导致手足麻木,从西医学角度,该患者糖年病病史,也有可能产生手足麻木(《内经》云:高粱之变,足生大丁。这里的足生大丁,有学者考证,当是指今天的糖尿病足,也指出了糖年病的发病与饮食不节的关系。高粱,即膏粱)。咽干,阴液亏损可以干,若气化不利,津液不能上承,也可导致咽干。夜尿稍频,可以由肾虚导致,但也有其他原因,总是不能完全解读。整体症状看的我满头雾水,无法进行整合归纳。以上所云,可谓“不知其要,流散无穷”。
“知其要者,一言而终。”赵智强教授指出:“阴精亏于下,燥热生于上,更加癌毒为患,耗伤气津”,赵师仅用寥寥几句,便将此患者的整体病情勾画了出来。(诊察疾病,虽然要先别阴阳,但同时要明白辨阴阳也是在整体观的指导下进行的。没有整体观,也就没有中医辨证。)这样以来,所有的症状都得以圆满的解释(见赵教授按语部分),使我顿开茅塞,真是“得诀好废书”啊!
辨证:癌毒内蕴,气阴两伤。
治法:益气养阴,抗癌解毒。
处方:炙黄芪15g,制黄精12g,天冬10g,生苡仁15g,炙鳖甲(先煎)12g,山慈姑12g,露蜂房10g,葛根12g,大麦冬10g,乌梅10g,陈皮10g,砂仁(后下)5g,炙水蛭5g,天花粉15g。七剂,日一剂,水煎,分两次温服。
年10月22日二诊:药后自觉诸症略缓,精神体力好转,但咽干,吞咽困难依然,口淡乏味,余无特殊。苔薄,舌质淡暗,脉细。
处方:初诊方,加石斛12g,玄参10g。7剂,日一剂,水煎,分两次温服。
年3月9日三诊:诉一切尚可,惟右耳鸣响较显,呈轰鸣样,口干,饮食无味。苔薄,舌质稍暗,脉细弦。
处方:初诊方,加生石膏(先煎)12g,石菖蒲12g,灵磁石(先煎)15g。14剂,日一剂,水煎,分两次温服。
年4月6日四诊:诉药后诸症均缓。刻感咽中痰滞,难以咯吐,咽痒即咳,口干稍缓,饮食仍无味,耳鸣依旧。苔薄,舌中后部微黄腻,舌质稍暗,脉细弦。
处方:初诊方,加法夏10g,南北沙参各12g,石菖蒲10g,炙全蝎4g,红豆杉12。14剂,日一剂,水煎,分两次温服。
年5月11日五诊:诉药后咽中痰滞感明显减轻,怕冷,饮食仍无味,耳鸣较剧,呈轰鸣样,口干稍缓,四肢末端麻感依然,腰痠,位在两侧,余无特殊。苔中根微黄腻,边尖齿痕,舌质淡,脉小弦。
处方:初诊方,加肿节风12g,红豆杉10g,南北沙参各12g,石菖蒲12g。14剂,日一剂,水煎,分两次温服。
年7月27日六诊:鼻咽癌经中药治疗,症情平稳,5月31日复查CT及MRI示:①鼻咽部顶后壁粘膜增厚,右侧为著;②两侧下鼻甲明显增厚。自觉右耳鸣响,程度较著,视物模糊,面色少华,余症均缓。舌质淡紫,脉濡细。
处方:龙胆草5g,灵磁石(先煎)15g,石菖蒲12g,天冬12g,天花粉15g,山慈姑15g,土鳖虫6g,生苡仁15g,炙僵蚕10g,海藻15g,肿节风12g,露蜂房10g,南北沙参各12g,炙水蛭4g,鸡血藤12g,砂仁(后下)6g。十四剂,日一剂,水煎,分两次温服。
年1月4日七诊:诉牙痛明显,主要为下门牙疼痛,或痠痛,或刺痛,耳鸣已止,口干依然,视糊,血压仍偏高波动,血糖正常,周身皮肤干感,手足冷感,余无特殊。舌质淡紫,脉濡细。
处方:7月27日方,加生石膏(先煎)15g,白芷10g。14剂,日一剂,水煎,分两次温服。
年4月7日八诊:鼻咽癌两年,近日复查:内镜局部未见明显新生物;-3-29日MRI示:两侧咽隐窝处粘膜稍增厚,与老片(-5-31日MRI)比较,咽隐窝处病灶减小。刻下:口干,乏味,有时耳鸣,牙痛。苔薄,质稍暗,脉细。
处方:原方。14剂,日一剂,水煎,分两次温服。
赵教授按语
1.患者年近六旬,肝肾亏虚,阴液精微化生乏源。阴精亏于下,燥热生于上,更加癌毒为患,耗伤气津,故有咽干、唾液匮乏、吞咽困难、饮食乏味等症;肾虚难以约束,故见夜尿较频;阴津亏耗,脉络瘀滞,手足失养,故有麻木。
2.治疗以益气养阴、抗癌解毒为主,兼以和胃助纳。初诊方选黄芪、黄精、天冬、麦冬、葛根、天花粉、乌梅益气养阴,润燥生津;生苡仁、山慈菇、蜂房、鳖甲解毒抗癌,消肿散结;其中生苡仁与陈皮、砂仁相合,助运开胃,顾护胃气;取水蛭走窜之性,入络逐邪以疗手足麻木。
3.二诊后,随证加减,或加强养阴,或增强重镇,或侧重化痰等,六诊时因自觉右耳鸣响程度较著,故合入龙胆草、灵磁石等清肝镇肝之品。至年4月7日八诊时,已持续治疗半年,复查局部未见明显新生物,病灶减小,已显良效。
至精|至诚|至真|至善
中医赵智强